假使根據民調反應,多數民眾對現有政黨表現大感不滿,認為政黨盤算私利高於民意,推出行政及代議人物傲慢自大、遠離人民,主管人民團體的內政部就可以修法或逕自決定不再准許新政黨登記嗎?人民擁有集會結社的自由,選民透過制度化選舉更換政黨,內政部不敢這樣硬幹吧。
假使根據市場反應,多數民眾認定離家300公尺遠的3家超商與2家超市,販售貨品與標價7成雷同,經濟部就修法或逕自決定不准新超商、超市登記營運。這樣不行吧!消費者依習慣、貨樣、服務、價格、情境,用腳投票選擇商店。營運者為招攬消費,必然絞盡腦汁,變換差異,否則若門可羅雀,只能結束營業。政府只管理遊戲規則,管申請成立的條件與程序是否合法。至於政黨找什麼人入黨?要宣揚什麼理念?這個政黨跟那個超市有什麼差異化?超商、超市要賣什麼商品?內政部跟經濟部都無權越俎代庖。台灣的有線電視頻道是特許行業嗎?不是!既然不是,為什麼NCC可以例外擴張權力,扮演「言論上帝」的角色?只因閱聽大眾對電視新聞品質普遍不滿,對「三器新聞」厭惡至極,NCC即可替天行道,自行決定台灣有線電視新聞台與財經台應該只能有多少台?只憑這家新聞台跟那家新聞台內容相似,就自封「道德判官」,禁止新業者進入,還大剌剌指導管制內容,干預言論自由?7月頻道換照審查期間,NCC否決八大電視台變更為新聞台的申請案,理由是看不出規畫內容與現有其他頻道的差別。假如「內容相似」罪不可赦,那為什麼現已存在內容相似的頻道相安無事?NCC什麼時候開始擔當既得利益的門神,阻絕新競爭者?內容為什麼會相似?頻道區塊化,觀眾拿著遙控器,幾個頻道反覆來回巡1次,都有收視率,不同的新聞哪來差異?為人詬病的調查樣本加速同質,哪能反映差異的真實性?系統業綁架統包收視費,觀眾成為向下沉淪的幫凶,NCC信誓旦旦要在2018年元旦實施分級付費或頻道單購,由消費者自行決定要不要訂閱口中咒罵的頻道,逼迫頻道自省分眾差異。豪氣聲早已龜縮得煙消雲散,消費者要怎樣選擇區隔?既無能力打破反市場規則的操作現況,又無魄力建立競爭淘汰的公平透明遊戲規則,卻要在不正常且壟斷消費者權益的基礎上,本末倒置趕著推出「反媒體壟斷法」,煞有介事地規定不知如何驗證的頻道併購的限定台數、涉及壟斷的比率數字,猶如在一灘爛泥中強蓋結構比率嚴重失?的建物,根本顛倒立法邏輯,違逆執法順序,製造產業危機。為了產業生機,急需要制定的應該是「反NCC壟斷法」吧!(作者為資深媒體人)(中國時報)
- Aug 13 Sun 2017 15:21
NCC竟扮言論上帝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